生命健康学院葛壮博士参加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作者: 时间:2025-05-09 点击数:


   






418-20日,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年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以陆海统筹研究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主要地理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者、学生,以及有关科技期刊、出版社的主编、编辑和地理相关产业的20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策划组织了近100个学术分论坛,为全国地理科研教学工作者、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科研成果、探讨发展问题的平台。

生命健康学院葛壮博士于分论坛土壤生物与土壤碳作题为《玉米秸秆碳在黑土团聚体中赋存转化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影响》的学术报告。该研究针对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的东北黑土区近年来面临土壤有机质下降、结构板结等退化问题,基于黑土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采用13C同位素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了玉米秸秆碳在黑土不同物理组分和团聚体中的动态分配规律,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研究发现:(1)矿物结合态碳是秸秆碳的主要固存载体,尤其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施处理中,秸秆碳在矿物结合态碳中的赋存量达饱和状态,显著提升土壤稳定性;(2)真菌是秸秆分解的关键驱动者,其网络复杂性在施用肥料的土壤中显著增强,土壤颗粒有机碳对真菌群落的调控作用尤为突出;(30.25~1 mm团聚体为秸秆碳稳定储存的关键微域,且微团聚体中微生物互作更紧密,印证了团聚体保护理论在黑土区的适用性。研究阐明了施肥管理通过调控微生物-碳组分互作影响秸秆碳固存效率的路径,系统展示了东北黑土区秸秆碳转化的微生物机制及其对土壤固碳的调控作用,为黑土地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